80年代初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用“頭重腳輕尾巴長”來形容軍隊的“腫、散、驕、奢、惰”現象。30年后的今天我們用“頭重腳輕尾巴長”形容酒鋼的管理顯得再貼切不過了,所謂“頭重”是兩級機關機構臃腫重疊,冗員繁多,效率低下,官僚化嚴重;“腳輕”是指基層一線長期不受重視,職工壓力大,負擔重;“尾巴長”是指一些非生產業(yè)務機構和人員占用了大量費用。目前鋼材市場異!昂洹,下游需求進入了極度低迷狀態(tài),鋼鐵業(yè)的寒冬似乎還看不到盡頭,酒鋼如何應對如此嚴峻殘酷的行業(yè)危機?
2015年1月鋼材價格暴跌,其中作為鋼鐵價格晴雨表的螺紋鋼價格更是跌破2500元/噸,這個價格比螺紋指數最高時的5185元跌去了52%,整個鋼鐵行業(yè)都黯然神傷,正當大家認為這就是鋼材價格底部,并信心滿滿期待鋼材價格反彈時,時間定格到了2015年7月8日,上海螺紋鋼期貨以上市以來新低1891元/噸的價格被牢牢封死在了跌停板上。以前被業(yè)界看成危言聳聽的螺紋鋼2500元的“底”,如今已經成為螺紋鋼價格的新“頂”,螺紋鋼跌到1900元/噸,以前還說白菜價,現在鋼材連1元/斤的白菜價都不如。據中鋼協發(fā)布數據,重點鋼企前5月主業(yè)虧損近165億,90%以上的鋼廠都在虧損,鋼廠生產一噸鋼材平均虧損200元左右,部分鋼廠的虧損幅度已經達到了500元/噸。鋼材價格持續(xù)跳水并屢創(chuàng)新低,給國內鋼鐵企業(yè)帶來嚴重影響,“白菜價”的現實令不少鋼企正面臨嚴重虧損與淘汰出局的窘境。酒鋼作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yè)也受到嚴重沖擊,截止2015年6月30日,酒鋼上半年累計虧損高達15.5億,登上了各大網站財經頻道的頭條。導致鋼價持續(xù)下跌的直接原因是國內鋼鐵產能嚴重過剩,2014年全國粗鋼總產量接近10億噸,這一產量是美國1973年產量最高時的近十倍,鋼鐵業(yè)的巨大泡沫透支了中國未來二三十年的產能,同時也制造了巨大的房地產泡沫和產能過剩,據最新報道房地產泡沫所形成的“鬼城”可以住30億人,目前嘉峪關較高的新建房屋空置率就是很好的佐證。鋼鐵資深人士預計今后一個時期中國鋼鐵業(yè)將進入殘酷的去產能時期,整個行業(yè)將進入最低谷,至少1/3鋼鐵企業(yè)將破產倒閉或被兼并重組,在調整完成后中國鋼企幸存者最多一二十家。就在鋼材市場異常寒冷之際,國家宏觀經濟形勢又亮起“紅燈”,8月份國內PMI(中國制造業(yè)采購經理人指數)降至47.1,創(chuàng)2009年3月以來的新低,低于榮枯線50.1。與此同時國內PPI(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連續(xù)41個月同比下降,創(chuàng)六年來新低,兩項經濟指標反映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巨大,市場低迷的狀況,然而嚴重的可能還在后頭,據鋼鐵業(yè)內資深人士預測隨著經濟增速持續(xù)回落,房地產等下游需求可能降至“冰點”,逾11億噸產能和偌大的庫存幾乎壓垮整個行業(yè),中國經濟將在未來幾年探底,這個底比2008年深,比1997年深,中國鋼鐵業(yè)將首當其沖,最低谷時鋼鐵業(yè)將最少去產能30-40%。
在如此嚴峻殘酷的行業(yè)危機面前,今年5月份又爆出酒鋼高級領導高檔裝修駐外賓館、天價接待費、經營數據做假賬的丑聞,這對處于低谷的酒鋼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面對嚴峻行業(yè)危機,酒鋼盡管采取了措施進行自救,但依然是“裝模作樣、隔靴搔癢”,對一些實質性的問題依然不肯下手。如今酒鋼形式危如累卵,如果不改革,那么酒鋼迎來的決不會是“陽春白雪”,而將是明晃晃的“斷頭鍘”,這絕不是危言聳聽,曾經電信制造業(yè)的巨頭“索尼”“愛立信”的資金實力輕松甩酒鋼幾條街,但是一夜之間轟然倒塌!究其原因無一不是因為官僚化嚴重,企業(yè)缺乏創(chuàng)新力所造成。酒鋼在最近幾年的發(fā)展過程也出現了嚴重的官僚化傾向等問題,由于這些問題長期積累得不到解決,在嚴峻的行業(yè)形勢下,負面效應不斷發(fā)酵釋放,嚴重威脅著酒鋼的生存與發(fā)展。酒鋼官僚化嚴重,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官僚化嚴重,管理混亂,亂分亂設管理部門和崗位,“扁平化”的管理模式被徹底顛覆。馬總時期是酒鋼飛速發(fā)展壯大的黃金十年,在他的一力堅持下,酒鋼頂住限產和被兼并的重重壓力,大搞技改和擴產,中板、不銹鋼、新煉鐵、碳鋼等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產量從120萬噸到200萬噸、500萬噸一路突破千萬噸大關,發(fā)展為西北地區(qū)最大、裝備工藝技術最先進的鋼鐵聯合企業(yè),年銷售收入超500億元,連續(xù)多年榮登甘肅省工業(yè)企業(yè)總產值前5名,這些成績的取得不光得益于早期鋼材市場行情的火爆,更得益于當時酒鋼先進的“扁平化”管理模式,當時的酒鋼由于率先引進“扁平化”管理模式,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酒鋼一時間成為了行業(yè)內的標桿,引來很多鋼鐵企業(yè)爭相到酒鋼“學習”、“取經”,然而時至今日,當年酒鋼先進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早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只片面強調基礎的“基礎”管理模式,造成公司兩級機關臃腫重疊,管理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慵懶散漫,官僚化嚴重等亂象。幾年內我們倒退成為行業(yè)內管理的“負面典型”,成了一些企業(yè)防范“官僚化”的負面案例。08年集團公司成立股份公司,實現了鋼鐵主業(yè)整體上市的目標,股份公司的成立標志著酒鋼向著現代化企業(yè)管理邁出了一大步,股份制的目標是要形成責、權、利對等,產權明晰的現代化企業(yè),然而事與愿違,正是從08年開始酒鋼管理水平開始了大幅度的倒退,管理崗位根本不進行任何風險測評,亂分亂設設管理崗位,機關臃腫重疊,人浮于事,該管的不管,不該管的亂管!目前酒鋼享受年薪制的副調研員以上的中、高層管理人員305人,這個數量相當于唐山鋼鐵公司同一層級干部數量的3倍,是柳州鋼鐵公司同一層級干部數量的4倍,這個數量還不包括基層單位不計其數的科長、書記、作業(yè)長、主管、主辦,如果把他們加上,酒鋼的管理人員數量足可以管理三個同等規(guī)模的酒鋼。如此臃腫的管理必然導致僵化的市場反應機制以及遲鈍的反應速度,導致決策周期的加長,會議精神傳達的跑偏等等弊端。例如曾經一個作業(yè)區(qū)就能實現管理考核目標,愣是被拆分為三個作業(yè)區(qū),徒增了4個管理崗,兩個書記,兩個作業(yè)長,一個作業(yè)區(qū)能管好的事為什么被拆分成三個作業(yè)區(qū)?還有更可笑的是管理難度和風險非常小的部門,竟然單獨設置處室,設就設吧,8、9個人的部門硬是被分成四個科室,一個處長,四個科長,其余人全都設主管,干脆全設董事長好了!管理部門混亂重疊臃腫不僅僅體現在亂分亂設管理部門上,而且還體現在亂設崗位上,例如規(guī)模龐大的“秘書幫”讓人目瞪口呆,匪夷所思,規(guī)模簡直堪比國務院!在秘書崗位名目的設置上更是讓人瞠目結舌,什么“責任秘書”、“執(zhí)行秘書”、“綜合秘書”、“聯絡秘書”等,不禁要問領導是不是還需要“生活秘書”“保健秘書”“私人保鏢”呢?另外一個絲毫沒有“安全、生產、經營、設備”風險的崗位,每天的“工作”僅僅是“上網、看電影、玩游戲、淘寶購物、收發(fā)郵件”,可以說閑的“蛋”疼的崗位居然設置“主管”?!管理崗位設置根本不進行任何風險測評就胡亂設置或者因人設崗,創(chuàng)企業(yè)管理之“最”!還有一些管理部門既是裁判,又是運動員,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動輒弄一個所謂的“管理創(chuàng)新獎”,制訂各種變態(tài)制度折磨底層職工,但是自己卻沒有任何制度和文件的約束,為所欲為,瞞天過海!借用電影中的一句對白:還有王法嗎?以上情況只是酒鋼官僚化的冰山一角,真正的隱性腐敗非常嚴重。目前國家國企改革1+N方案已經出臺,新方案鼓勵大企業(yè)、大集團的合并重組,有利于整合資源。一些央企已經率先著手開始對部門優(yōu)化、精簡、裁撤、合并以此來為企業(yè)瘦身,清理冗余富余人員,為企業(yè)減負,提高企業(yè)辦公效率。酒鋼還要坐壁觀望嗎?
(2)權利沒有裝進籠子接受監(jiān)督,成了吃人的老虎。由于權利缺乏監(jiān)督、制衡機制,部分基層單位一把手只手遮天,大搞“一言堂”,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氣勢,飛揚跋扈,說不得,罵不得,老虎尾巴摸不得;鶎用裰鳑Q策、民主監(jiān)督機制在他那里成了擺設,基層干部職工成了他手里的玩具,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某單位一把手喜歡打乒乓球,甚至專門從其他單位調去了專職陪練,哄其開心,逗其開懷,幸虧喜歡的只是乒乓球,這要是喜歡女色咋辦?還有部分基層一把手喜歡大搞“文山會!保k公效率低下,開會講話喜歡“三點式”,長篇大論,滔滔不絕,你以為他要結束的時候,他還要在講“三點”,“三點套三點”讓人誤以為條理清晰,思維縝密,其實他講話最關鍵的兩個字就是:“性”“感”!性:必要性、重要性、長期性、艱巨性、復雜性;感:使命感、責任感、危機感、緊迫感、榮譽感,其實在大談“性”“感”的同時早就把子女送到歐美發(fā)達國家,你給大家科普一下憑你的工資如何支付得起歐美貴族學校一年幾十萬美刀的學費呢?真是赤裸裸的“偽君子”。還有部分“領導”張嘴閉嘴離不開“人體器官”,你們是不是你媽生的?整天把那玩意掛在嘴邊真的很“自豪”嗎?這些人思想之齷齪,行為之猥瑣,言談之惡俗比流氓地痞有過之而無不及!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人胸前還別著紅紅的徽章,真不知道是如何爬到領導崗位的?另外部分管理部門位高權重,沒有任何監(jiān)督機制,弄虛作假,欺上瞞下,膽大妄為,無法無天,今年元月份在鋼材市場極不景氣的情況下,就發(fā)生過股份公司人事企管處亂漲工資,亂發(fā)福利的情況,相關責任人時至今日沒有受到任何處理和問責,你給職工制訂“四不放過”原則的時候咋沒想想自己?1000多年前的宋太祖趙匡胤讓每個衙門口都要立一塊石碑、上書:“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翻譯成現代文就是:你們領的俸祿、都是民眾的血汗錢;底層百姓好欺負、但你瞞不過上天。古人尚能如此,今人情何以堪?
(3)選人用人缺乏監(jiān)督機制,存在大范圍的“任人唯親”、“任人唯財”、“近親繁殖”現象,裙帶關系盤根錯節(jié),“幫派主義,山頭主義”肆無忌憚。馬總時期曾經對“任人唯親”現象進行過專項整頓清理,從那時起職工群眾心悅誠服,由此酒鋼進入了高速發(fā)展的快車道。然而近些年酒鋼在經歷了一個時期的高速發(fā)展之后,企業(yè)內部滋生出嚴重的官僚化的傾向,任人唯親現象重新抬頭,“貴妃、阿哥、公主、駙馬、七姑八大姨”們紛紛粉墨登場,他們通過各種途徑關系進入酒鋼,他們是酒鋼的“爺爺、奶奶”,職工群眾得“供著、養(yǎng)著”,一些人仗著是領導的親屬,特別是一些女同志,大擺少奶奶、闊太太架子,活干的不多(幾乎不干活),錢拿的不少,濃妝艷抹坐在那里,晚來早走,視勞動紀律如無物,基層領導由于顧忌她們是某某親屬不敢管,不敢說,她們猶如一顆顆毒瘤嚴重侵蝕酒鋼本已脆弱的肌體,慢慢蠶食著積極向上的企業(yè)氛圍,給企業(yè)造成了嚴重的不良影響,有的甚至低崗高聘,在職工群眾中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還有一些領導江湖習氣重,用人喜歡“自己人”,這些人裝腔作勢,狐假虎威,肆意妄為,沆瀣一氣,職工群眾敢怒不敢言。另外一些部門沒有任何制度文件約束,大搞“幫派主義,山頭主義”,拉幫結派,嚴重污染企業(yè)正常的生產經營環(huán)境。
(4)缺乏公平、公正的企業(yè)氛圍,企業(yè)文化缺乏感召力,凝聚力,絕大部分年輕職工找不到企業(yè)歸屬感,企業(yè)缺乏活力和創(chuàng)造力。60年前一群年輕人在“支援大西北、建設酒鋼”的號召下來到了自然環(huán)境極其惡劣的戈壁灘,發(fā)揚戰(zhàn)天斗地革命精神,硬是靠著人拉肩扛在戈壁灘上建起了一個大型鋼鐵基地,堪稱一大“奇跡”,在建設酒鋼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艱苦奮斗、堅韌不拔、勇于獻身、開拓前進”的鐵山精神,這一精神不斷激勵一代又一代的鋼城建設者為之奮斗,并逐漸形成了酒鋼現在的規(guī)模。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進步,多元化逐漸成了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80后、90后逐漸從老酒鋼人那里接過了酒鋼發(fā)展的接力棒,當我們信心滿滿地期待鐵山精神再次展現輝煌的時候,我們錯了,鐵山精神逐漸失去了往日的號召力和凝聚力,新一代的年輕人更加注重個人價值的實現,期待更加“公平”“公正”的企業(yè)環(huán)境,而“公平、公正”恰恰是酒鋼極度欠缺的,由此每年也造成了部分人才流失,特別是效益不好的情況下人才流失更加嚴重,這也給企業(yè)造成了不小的損失。目前酒鋼存在“有關系”“有背景”“有人”等不正之風,這些不正之風的肆意蔓延嚴重動搖了新生代職工對企業(yè)的信心,挫傷他們的生產積極性,使一些想做事能做事的人被排擠打壓,不能做事,做不成事的人溜須拍馬胡作非為。如今酒鋼形式嚴峻,我們需要年輕人為企業(yè)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那就要為鐵山精神注入新的生機,那就是電影《讓子彈飛》的一句臺詞:公平,公平,+還他媽的是公平!強烈建議在廠區(qū)1#門門口企業(yè)文化宣傳展示欄上增加三條“公平”“公平”“公平”,相信酒鋼在新的鐵山精神指引下會煥發(fā)新的生機。
其次曾經酒鋼引以自豪的成本優(yōu)勢、價格優(yōu)勢消失殆盡。長期以來酒鋼依仗自有礦山進行采、選、燒、煉一條龍式的鋼鐵冶煉加工模式,這種模式在鐵礦石價格高的情況下,曾經給酒鋼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但是眼下進口鐵礦石價格從190美元/噸一路下跌到50美元/噸,嚴重擠壓自產礦石的市場空間,國外鐵礦石以其礦石的高品位(50%-60%)、低價格逐漸贏得了鋼鐵企業(yè)的青睞,然而酒鋼的自備礦山鐵礦石品位較低,只有20%不到,在經過選礦工序后,品位才勉強達到50%左右,可以說鐵礦石的開采成本很高。另外受鋼材需求疲弱以及鋼材減產預期影響,冶金焦炭價格也是一路下滑,目前焦炭每噸價格維持在800元左右,在鋼材市場繼續(xù)走弱大背景下,焦炭價格存在補跌要求,如果我們繼續(xù)沿用以往的生產模式勢必持續(xù)推高酒鋼生鐵成本,給酒鋼生產、經營造成極大威脅。因為鋼鐵企業(yè)的成本高低關鍵看煉鐵,僅生鐵一項指標企業(yè)間的差距每噸就高達500-900元,效益好的企業(yè)噸鋼盈利超過200元,效益差的企業(yè)噸鋼虧損超過1000元。所以在當前形勢下必須對鐵前工序進行市場化改革,讓酒鋼掌握煉鐵成本的“主動權”,掌握“比價優(yōu)勢”顯得勢在必行。
最后酒鋼作為西北地區(qū)最大的鋼鐵聯合企業(yè),背負了太多、太重的社會職能,造成企業(yè)負擔沉重,噸鋼人均生產率低等殘酷現狀。鋼鐵企業(yè)效益好壞的另一項重要指標是人均噸鋼生產率,效益好的企業(yè)年人均產鋼量在1000噸左右,年人均鋼材銷售收入高達三四百萬元,而效益差的企業(yè)年人均產鋼量不足200噸,年人均鋼材銷售收入只有四五十萬元。酒鋼的產能雖然達到千萬噸,能排在鋼鐵企業(yè)前20名內,但是酒鋼的噸鋼人均生產率卻是很低的,勉強達到400噸/人,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在鋼鐵企業(yè)中是排倒數幾名的。與我們同等規(guī)模的柳州鋼鐵集團相比,酒鋼與柳鋼的鋼產量差不多,同為1000萬噸,但是對比噸鋼勞動生產率,酒鋼只有柳鋼的一半不到,因為在同等規(guī)模下,柳鋼只有15000人,而酒鋼達到了30000多人。面對如此激烈的行業(yè)競爭和行業(yè)危機,酒鋼提高噸鋼人均生產率刻不容緩,要提高這一指標采取的措施只能是減員增效。酒鋼在建設初期,在國家整建制的要求下承擔了部分社會職能,例如學校、醫(yī)院、警衛(wèi)、物業(yè)等社會職能,90年代末在國家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酒鋼逐漸意識到龐大的社會職能已經影響到企業(yè)的正常生產經營,酒鋼已經不堪重負,所以陸續(xù)向社會交出了小學、中學、高中,企業(yè)公司,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這一做法為酒鋼后來的發(fā)展贏得了時間,減輕了負擔。98年我們也曾經歷過嚴峻的行業(yè)危機,當時巨大的壓力迫使酒鋼必須改革,時任公司經理馬鴻烈頂住各方壓力,大刀闊斧地對酒鋼進行了改革,其中就包括“減員增效”,所采取的措施有“下崗”“內退”“買斷”等,這些措施在當時引起眾多職工的謾罵、不理解,時至今日,回想當初,很多職工都覺得當時的“謾罵”行為非常愚蠢,正是有了那次改革,才有了酒鋼的發(fā)展,才有了酒鋼的今天,才保住了酒鋼絕大多數人賴以生存的飯碗。目前酒鋼又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酒鋼依然保留著本應由政府完成的職能,譬如:酒鋼醫(yī)院,酒鋼保衛(wèi)處,酒鋼公共服務中心,企業(yè)承擔了太多、太重的社會政府職能,給企業(yè)造成沉重的負擔,目前在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大背景下,是時候完成主輔剝離,將這些機構移交地方政府了,一來可以減輕酒鋼負擔,提高噸鋼人均生產率,二來可以促成這些機構向地方事業(yè)行政機構的轉變,對內部人員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針對目前嚴峻的生產經營形式,酒鋼盡管也采取了一些辦法進行避險,例如關停生產單位,清退勞務,舉辦培訓班等措施,但是針對管理機構臃腫、管理人員繁多等實質問題依然是遮遮掩掩,置若罔聞,熟視無睹,不肯采取措施進行整改清理,我們如何才能度過嚴峻的行業(yè)洗牌呢?